• 新闻发布
  • 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发布>>学校要闻>>正文
    • 学校要闻
      【躬耕】乐教爱生!以创新驱动教学,以团队实现共赢
        文章来源:教学质量管理处、机械工程学院  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08日 15:16  点击量:

        编者按: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激励广大教师躬耕教坛潜心育人,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,推动人才培养提质增效,官微特开设《躬耕》专栏,宣传推介教育教学一线的优秀典型和榜样事迹,以资借鉴攻玉。

        今日发布教学典型案例——《乐教爱生!以创新驱动教学,以团队实现共赢》

        教学团队

       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

        “最前一公里”

        也是联结教师与学生

        落实教学工作的

        “最后一公里”

        其建设和管理水平

        直接关系到学校的

        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

        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机械工程学院基础教研室,看看这里的师生以创新驱动教学、以团队实现共赢的故事……


        在机械工程学院,有这样一支教学团队,他们承担全校11个工科专业的《工程制图》课程教学任务。作为一门量大面广的工科基础课程,《工程制图》不仅承载着培养学生图形表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重任,更是激发学生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关键。多年来,教研室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,坚持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”双重驱动,构建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;创新性地推出了“课堂延伸+助教领学+竞赛拓展”三位一体助学体系;深度融合课程思政元素,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注入了强劲动力。《工程制图》课程获评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,团队老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均为“优秀”。

        相观而善 助力教师成长

        “用力成长,才有分量;向前奔跑,才能抵达。”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,代表着未来教师队伍的学术活力。工程制图教学团队共有6位教师,其中3位是近五年加入的新鲜血液。在新教师的成长中,教学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,他们认真落实学校《新入职教师本科课堂教学准入条例》,一对一落实以老带新制度,手把手教新教师做好新开课授课准备,认真组织试讲、评课、研讨,在观摩交流中帮助教师成长;积极鼓励年轻教师投身各类师资竞赛,在实战中锤炼教学技艺。


        教学团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


        一位年轻教师在谈及参赛经历时,满怀感激地说:“参赛选题至关重要,我当时在与团队几位有经验的老教师研讨后,选定了‘机件表达’这一部分,而这恰好是我平日教学中最为吃力的环节。团队的老师们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,从参赛课件到表达语句,逐个细节帮我打磨,每次都是教研室集体讨论、全员参与。我们几个年轻老师都感到在这个团队里非常幸福,有一种被托举起来的感觉。”


        魏曦初老师参加教师教学创新大赛


        这份团队的力量,让年轻教师在竞赛中屡创佳绩。近三年里,团队教师连续两年参加全国图学学会组织的图学教学(微课示范赛道)竞赛,斩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以及辽宁省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三等奖2项、辽宁省信息化交流活动省级三等奖1项。在竞赛的磨炼和团队的扶助下,年轻教师不仅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,更快速建立起了教学自信,团队也顺利完成了梯队建设,形成了一支有能力、有朝气、有活力且团结一致的师资队伍。


        贾卫平老师为学生答疑


        创新驱动 推进课程改革

        “晚改不如早改,慢进也是退。”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,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。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,把前沿、实用的内容呈现到课堂,是教师的职责和本分。团队始终保持着对行业需求发展和教育形势变化的敏锐洞察,始终致力于课程教学改革。

        团队老师根据行业变化重构了课程教学内容,突出对学生的构型能力培养,增加了三维绘图学时,并将“成图大赛”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,尝试邀请企业教师协助指导三维绘图教学。“成图大赛”作为工程图学类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赛事,团队老师组织机械类学生连续多年参赛,取得了多个国家级及省级奖项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

        韩越梅老师带领学生参加“成图大赛”


       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,团队老师们结合教学内容和“成图大赛”的考纲,精心凝练相关知识内容,并从历届参赛题目中挑选适合的题目融入课堂教学。对实战类题目的讲解,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提升了课程教学的层次性,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深度,对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,也有力地支撑了“新工科”培养目标的实现。

        韩越梅老师指导学生三维绘图软件操作


        朋辈互助 实现师生共赢

        “独行快,众行远;独学寡,众学乐。”同龄人之间是最易沟通的,通过分享知识、经验和资源,一起面对困难,共同取得更好的成就。面对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,团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,建立了“课堂延伸+助教领学+竞赛拓展”的三位一体助学体系。为了便于学生随时获取课程信息,他们在超星平台搭建了工程制图资源课程;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,还在哔哩哔哩上搭建了习题讲解平台,目前已录制了190多个习题讲解视频,播放量超过了45000次。


        教师利用网络搭建习题讲解平台


        在团队老师指导下,“工程制图领学助教”制度已经实施了10个学期,朋辈互助、教学反哺的效果非常显著。领学导师通过遴选、培训、师生研讨等环节对领学助教进行培训,领学助教为随学学生讲解习题、传授学习方法,学生们感慨“每一次领学实践都有不一样的收获”,而随学学生更是收获了“靓丽的成绩单”。学生之间形成了上下届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,这种氛围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承,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领学导师普遍认为,领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、竞赛成绩好、个人素质和能力明显增强,领学和随学学生互助共进。导师也在指导学生过程中,收获了经验,丰富了实践,获批教改课题或发表论文。


        领学助教利用自习时间为学生答疑


        团队负责人有话要说

        课程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单元,在传授知识、立德树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《工程制图》教学团队紧跟先进教育理念,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,主动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新方式。通过组织教研活动,既开拓了老师们的视野,不断学习新理念、新技术来应对新挑战,更能让工程制图课程建设与时俱进,课程内容不断更新。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互相学习、取长补短、共同成长,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“先进成图比赛”,并获得佳绩;开展多轮优秀本科生“领学”工作,学生收获满满;成立“工程制图”工作室,带领学生创新实践,培养终身学习能力。近30年的教学生涯,让我由曾经的“教学小白”成长为教学团队带头人,并不断带领一波波的青年教师站上讲台、站好讲台。

        ——贾卫平《工程制图A》教学团队负责人

        教学团队

        是教师教学科研成长的

        重要平台

        助力每一位青年学者

        由“经师”成长为“人师”

        帮助他们实现由“青椒”

        成为“大先生”的梦想

        路虽远,行则将至

        事虽难,做则必成



      关闭